上世紀90年代初,我在淡水唸北藝大,
每個禮拜天早上,我都會到台北市愛國東路跳蚤市場報到,那是個充滿驚奇的奇幻世界,
1980年中正紀念堂落成,難得的大片綠地,吸引附近的長輩去做晨間運動,
長此以往,愛國東路便形成主要路線之一,周邊巷弄低矮房舍很多,
家裡用不上的東西,堆放在門口,例如不知道有沒有電的電池、剩半瓶的花生醬,不成雙的鞋子,
當中不乏一些有意思的老物,
大清早要去做運動的人,路過民宅,詢問門口推放的雜物還要不要,或以物易物,慢慢演變為買賣,
1987年台灣解嚴,老台灣古物初興起,我躬逢其盛,玩的是大同寶寶,與古玉、陶瓷、字畫為主的中華古物大異其趣,
90年代初,某日,我在跳蚤市場某攤位,發現一包大型照片,照片中的人物是蔣介石與蔣經國,
是照片原蹟,不是印刷品,
尺寸很大,大約有七、八張,背面手寫民國 38年,有些還有註記 3月份,
或許是蔣覺得江山不保,率兒孫在心愛的地點留影吧?
民國 38年12月10日,蔣介石就抵達台北了。
兩蔣影響台灣至深,我見機不可失,將照片全買下了,成了我在愛國東路跳蚤市場的代表作之一。
愛國東路跳蚤市場的末日,是有竊賊偷了水墨大師歐豪年的畫作,在此銷贓,
警方大動作清查幾次之後,跳蚤市場搬遷至三重重新橋下,
時年我已大學畢業返家鄉台南,偶有機會北上,仍不忘去三重重新橋下跳蚤市場逛逛,
2000年初,偶然機會在某一攤位發現了《諸葛四郎》原畫,賣家似懂非懂,也就讓我得手了,
《諸葛四郎》的作者叫『葉宏甲』,其實不是我的年代,我是看《無敵鐵金鋼》長大的,
羅大佑應該是這年代的,所以他的名曲《童年》歌詞裡就有提到《諸葛四郎》,
原畫筆跡饒富趣味,背面還有俊秀書法題字:特贈林老舍恩師記念 弟子宏甲 五一、七、三,
從葉宏甲偏好的構圖方式,慣用的字體書寫習慣,應是真跡無誤,也成了我在重新橋跳蚤市場的代表作之一。
沒有多厲害,只是我個人珍藏,目前都在老車事務所展示,若有興趣前來觀賞,歡迎預約。